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综合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

当前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新趋势

来源:中国人事人才服务网 点击数:1 【打印】 【返回】

重大决策往往涉及多个主体间的利益调整,决策效应扩散明显,如果缺乏科学民主、合法合理、可行可控的风险评估就匆匆出台,很容易诱发矛盾冲突,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政策执行不畅乃至抵制。所以,风险评估已然成为政府决策的必要环节。一般来说,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过程是风险的识别、分析及评级三个阶段的总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公众意识日益觉醒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普及运用,当前重大决策风险评估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凸显出一些新趋势。

决策风险识别
  现场实地调查是传统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活动中最为常用的识别手段之一。它一般根据政策情况设计调查内容,围绕合理合法、可行可控等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调查。现场实地调查比较重视调研对象的针对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开展时会向调查对象说明政策背景、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政策情况,以便调查对象了解真实情况,表达真实意见。同时,现场实地调查的方式方法也比较多样,包括走访群众、公示公告、实地勘测、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其目的也在于能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以识别政策所面临的重大风险的信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刚刚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这组数据表明,互联网不再只是现实世界的补充,网民也不仅仅是“小部分人”,互联网已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加之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无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使得现如今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尤为重视互联网上的“声音”。政府一般在分析网络空间的社会心态和新闻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具体的网络舆情,对互联网上涉及有关政策的网民心态和媒体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以识别涉及政策和利益相关者的网民意见。
  重大决策中的风险源之一即为决策的有限科学,而造成有限科学的原因则主要是信息量不足和计算能力有限。大数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解决了这两个困境。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量成倍增长。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同类别的风险案例、相关联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与汇总,然后进行数据挖掘和量化分析,寻找相关关系,最后便能够对过往的决策风险进行分类分解,并得出适用于本次风险识别任务的风险项清单。

决策风险分析
  决策风险分析,是指决策者对识别出的风险项,在综合考虑导致风险的因素、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后果、影响风险概率和后果的因素以及其他新的元素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风险评价提供支持的行为。传统较为典型的决策风险分析工具为“概率——后果”分析模型,这一分析模型通过将主观分析和客观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得出主要风险项的风险程度。
  重大决策风险的概率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求出:过去做出的或者其他同类别的政策所引发的风险事件的概率;政策所涉领域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政策对象技术操作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可得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过往风险倾向;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包括政府内部进行风险控制的策略、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与政策有关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政策执行情况,包括是否有必要的政策执行工具,政策本身是否激励相容,政策执行者是否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业务技术乃至风险控制的流程、工具、技巧足够了解,充分掌握等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对政策的影响程度。
  决策风险的后果分析,需要同时考虑后果类型和严重性两个因素。后果类型包括物质损失和非物质损失两种,在特定情况下,非物质损失更为重要。一般来说,风险后果包括了以下四个大类:经济收益的影响,指达不到政策预期、资源损耗和破坏、投资超预算,融资成本提高等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影响,政策是否对公众的生命、身心健康和衣食住行安全造成损害,是否破坏了社会秩序;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政府治理的影响,是否挑战了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是否造成了政府声誉和信誉的降低。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不仅仅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标准进行统计,必须综合考虑物质损失、非物质损失的大小、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等。
  如果传统的决策风险分析只是将关注点放在决策的合理合法和科学性上的话,现代的决策风险分析越来越重视社会心理对政策执行情况的作用。因为公共政策要有效执行,公众的态度非常关键,但有时公众的行为选择会与其心理状态相关,比如在邻避类项目的政府决策中,公众的抵制行为就与其焦虑心理存在很大关系。这种个体或群体中存在的紧张不安、压抑烦躁和非理性冲动的心理状态很难通过决策风险的“概率——后果”分析预知,但这一紧张心理若继续蔓延,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社会张力,并很容易爆发为大规模的集群行为,影响政策执行。所以利益相关者前期的心理摸查,政府公众的有效沟通,政策执行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敏感性分析都尤为值得注意。

决策风险评级
  决策风险评级是指在决策风险识别和决策风险分析之后,再结合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承受力分析,得出待评事项的风险等级,对风险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
  决策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风险应对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不能只是客观地描述风险程度,还必须综合考虑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风险承受力。而这种承受力,又可分解为风险的防范能力、风险的应对能力、风险应对的公信力等等。
  风险的防范能力指的是排查风险的能力,以及社会各界群防群治的能力、社会风险文化的状况等等。主要考察指标看风险预防化解的机制建设情况、风险预防化解的能力建设情况、风险预防化解的措施的有效情况。好的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风险的前瞻性,能提早准备,主动应对,充分规避的优点,对于对冲风险伤害有着显著作用。
  风险的应对能力是指政府和社会在面对风险时的处置能力以及相应的社会配合状况。主要包括政府的风险应对能力、处置能力、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以及社会的风险应对能力——以公众在风险应对方面的意识和技能为主。风险的应对能力是衡量风险承受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功能是通过识别和弥补风险环节,降低风险损害。
  风险应对的公信力主要是针对政府的承受力而言的,它一方面包括政府在风险处置过程中获得社会各界信任并愿意配合进行风险管理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包括公众对政府各项工作的认可、理解和满意的情况。显而易见,没有公众的支持和信任,政府不可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风险发生后,政府也不可能很好地带领公众将风险带来的危害减小到最小。可以说,政府风险应对的公信力对于政府的风险承受力乃至整个政府决策的风险管理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下一篇:法治中国道路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