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综合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

中国经济展现巨大增长潜力

来源:中国人事人才服务网 点击数:1 【打印】 【返回】

“最近的新闻都在关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建设,这就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发展的举措吧。”在中国游客常去的韩国首尔一处繁华商业区,当地商人卢润皓对本报记者说,去年以来,他经常在当地媒体上看到“新常态”这个词。 

  中国经济新常态在国外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国外人士特别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一带一路”建设等,都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经济转向新常态值得喝彩”

  长期关注中国问题的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教授卡迈勒·迈拉赫对本报记者表示,最近中国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举措和方案的出台,使得“新常态”这一概念变得更加具体。为了实现新常态的整体目标,中国加快了经济结构改革的步伐。

  “经济转向新常态值得喝彩,”迈拉赫表示,因为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增长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长期好处。

  迈拉赫认为,创新是新常态的主要内容。中国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创新驱动型国家转变的进程中会遇到不少挑战。为此,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创新领域的基础设施和能力培训的投资。为推动创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认为中国政府需要加大教育和研发方面的投入,进一步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迈拉赫表示,新常态下,中国的商家需要考虑调整其商业蓝图,看到未来的增长潜力更多是在国内市场。企业领导者需要充分了解并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企业相应的改革。对企业来说,发现、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重中之重。

  “期待中国发展带来更多利益”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制造业正在升级,各种中高端的制造业越来越有竞争力,消费领域也有非常大的潜力。未来10至20年,中国仍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期待中国发展带来更多利益。”在中国国内经营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的韩国企业家安孝闰对本报记者表示。与本报记者接触的很多其他韩国企业家一样,安孝闰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

  一位在华投资的韩国企业家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在经济新常态正在进行经济转型,要从过去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同时提高消费市场的活跃度,这些对韩国企业来说是新的发展机遇。

  韩国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委员李凤杰认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是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可以预见的结果。中国经济增长率确实从2007年的14.2%放缓到2014年的7.4%,但其经济规模在这一时期扩大了近2.4倍。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而2002年美国经济规模达到10万亿美元时,其经济增长率只有不到4%,相比起来,中国经济的增速仍处在较高水平。

  “中国经济仍孕育着巨大潜力,”李凤杰认为,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政府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为经济持续增长做好政策铺垫,而且中国政府采取的这些改革措施更有持久性。

  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研究委员安玉花认为,中国现在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将是适应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帮助,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从而增加在国际金融秩序中的话语权,也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提供舞台。

  “我对中国经济潜力很乐观”

  “我对中国经济潜力很乐观,因为新常态将会刺激新一代的工业增长。”投资印度公司中国和东南亚区负责人杰恩告诉本报记者。投资印度公司由印度工商联合会和印度工业政策促进局合资成立,旨在为外国投资者进入印度提供咨询。

  杰恩表示,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速仍然令人印象深刻,7%左右的增速仍属十分强劲。他表示,削减重污染行业的过剩产能,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是中国当前改革的关键之一。

  杰恩说,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可能对房地产市场、钢材、水泥及相关行业的需求产生影响,这一变化意味着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将有机会获得更多中国投资者的关注。中国对外投资最近首次超过了吸引的外资,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现在,他们接到的中国企业咨询请求越来越多,这一势头还会继续。

  杰恩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创新能力在增强。除了人力资本的改善,中国的研发支出也在增长。预计今年中国研发支出有望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2%,这一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追求绿色发展,努力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印度工业联合会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丹尼斯博士表示:“中国提出经济新常态概念,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决心和信心,即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丹尼斯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度也在寻找一种“新常态”,印度渴望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态势,至少在产业政策方面,试图制定一套稳定的、高效的、具有可持续性及操作性的规划。在这方面,印度有很多可以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记者 李应齐、万宇、吕鹏飞、邹松)

上一篇: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

下一篇:李克强抵达圣地亚哥对智利进行正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