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思想源

您的位置 |首页>>思想源

以 创 新 引 领 发 展

来源:包头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网 点击数:1 【打印】 【返回】

编者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湖北坚持以创新理念引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把创新作为加快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推出系列新政,呈现较多亮点。

  记者:“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湖北坚持以创新理念引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请您先介绍一下湖北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特点?
  邹德文:近年来,湖北按照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的要求部署,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创新理念引领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把创新作为加快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第一动力、第一引擎,推出系列“新政”,呈现较多亮点,有力推动了湖北创新发展。
  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湖北具有深厚的创新文化资源,传承着“筚路蓝缕”、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开放精神,“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湖北具有雄厚的科教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研究开发基地,全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数量众多、实力较强,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
  湖北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湖北具有国家发展战略格局调整带来的多重叠加的政策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快实施,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点向纵深推进,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连续2年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列第3,“新三板”扩容试点正式启动。湖北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重要的工业基地。湖北具有较为充足的资本市场优势,武汉市是中部地区金融中心。
  湖北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从发展阶段上来看,湖北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包括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加速期、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互动期、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期,战略机遇期为湖北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从发展空间上来看,湖北经济总量发展空间大,高新技术产值增长前景广阔,科技成果转化率、自主创新成果产业转化率都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创新的支撑环境上来看,在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体制、加大投入、保护知识产权、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宽松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巨大拓展空间。
  湖北制度创新亮点纷呈。近年来,我省在推进创新发展中,坚持理念先行,注重制度保障,推出一系列含金量高、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新政”。2012年8月,推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2013年8月,推出帮助大学生创业的“青桐计划”;2013年12月,省政府印发《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又称“科技十条”;2014年6月,推出《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等等。这系列新政为湖北加快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湖北是具有很多创新优势和资源的,那么湖北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
  邹德文:当前湖北创新面临的问题或障碍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的培育、创新要素的配置和创新生态环境的营造三个方面。
  在创新要素培育方面。一是创新主体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总量规模偏小且地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例如,湖北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前四批的培养规模仅255人,这与湖北科教优势不相称,与加强湖北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百人计划”中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人数最多,先进制造业、节能与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的人数较少,不利于多学科、多领域人才百花齐放局面的形成。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偏小,仅占中小企业的5%;企业创新人才缺乏,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一些企业追求短期效益,对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研发不重视,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二是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要素流动仍存在体制壁垒,由于目前一些高校院所、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仍没到位,离岗创新创业等于“净身出户”,从零开始。在民营企业的大学生和民营企业家参评专业技术职务比较困难。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式不合理,“见物不见人”,对研发人员的劳务费支出严格比例控制,科技人才复杂劳动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在创新要素配置方面。一是政府配置创新要素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充分。湖北科技金融创新仍显不足,财政性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有限,各类资本倾向于投向成熟企业,初创期企业和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级政府引导科技系统、高校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协作联动,形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合力不够,科技成果资
  本化、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湖北存在科技成果产出率高与成果转化率低反差大、规模增速较快与结构升级慢反差大、部分创新要素富集与聚集乏力反差大“三大反差”问题。二是市场配置创新要素的决定作用发挥不够。目前政府对创新要素直接配置过多,对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市场行为干预度较大;湖北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然滞后,仍处在稳定发育、尚欠成熟阶段;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方面需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用人主体的作用;在人才评价方面需要逐步引入市场化评价机制;在技术创新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种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
  在创新生态环境的营造方面。目前,湖北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仍然不够,具体表现为: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没有真正形成;简政放权仍然在路上,支持创新创业的政务环境不够优化;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一些中小企业无法留住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企业越红火越危险”,其合法权益越容易受损,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打造;潜规则依然存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仍需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仍处于初始阶段,人人皆可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
  记者:那么在十三五期间或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湖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创新湖北”建设?
  邹德文:推进解放思想,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作为典型的内陆省份,湖北从任何方向走出国门,都要经过两个以上的省份,解放思想的任务尤其繁重。要创新思想观念,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企业家和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竞争”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氛围。
  推进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创新发展的“核动力”。推进湖北创新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必须打破部门限制、地域限制,克服制度障碍、环境障碍,用体制机制倒逼创新,用创新的办法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的突破,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
  推进开放先导,拓展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开放空间。扩大开放是创新发展的“外推力”。一是建设“大通关”,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二是拓展“大视野”,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三是构建“大体系”,推动“五外”联动发展。加快提升武汉、襄阳、宜昌等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加快培育技术、营销、品牌等国际竞争新优势,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文化产品出口,积极探索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新途径,推动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发展。四是打造“大平台”,实现区域合作互利共赢。加强与湘赣两省密切协作,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间的开放合作,建立商贸流通、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口岸通关、商务信息“六个一体化”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的对外开放联盟,搭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大平台,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五是建设“大数据”,拓展“云上湖北”发展空间。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大数据战略,围绕大数据全生命周期,重点打造“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台层、增值服务层、配套产品层”五个产业链层级,建设大数据“内容中心—服务中心—金融中心”三个中心,构建“云上湖北”平台,推动以提高生产率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推进自主创新,打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自主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内生力”。一是抓体系。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统一,形成集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二是抓产业。强化创新驱动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注重把自主创新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握发展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完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三是抓转化。努力把湖北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引导科研人员更新观念,强化市场意识,积极投身科研成果转化;引导各高校、科研院所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度性平台和要素平台。四是抓人才。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科教兴鄂”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有利于湖北创新发展的环境支撑和社会氛围。

上一篇:以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正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的微创新